西安培华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AI与跨境实践赋能中文全球传播
随着全球中文学习需求持续增长,西安培华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创新培养模式引发社会关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聚焦智能教育技术应用与跨境文化传播,构建“学习筑基-实践增值-应用赋能”三维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数字思维+业务认证”双重能力,以及学生的“全球视野”,锻造学生
随着全球中文学习需求持续增长,西安培华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创新培养模式引发社会关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聚焦智能教育技术应用与跨境文化传播,构建“学习筑基-实践增值-应用赋能”三维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数字思维+业务认证”双重能力,以及学生的“全球视野”,锻造学生
近日,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管理办公室发布2025年度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相关通知,西安培华学院取得历史突破,共计9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1项重点、8项一般),立项率达到45%,立项含金量位居全省民办院校前三,其中历史学、新闻与传播学、法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
在培华校园的晨光暮色里,总有一些身影,踏着星辰奔赴自习室,在书页间镌刻青春的刻度,25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柴瑞雅便是其中的闪耀代表。她以考研初试404分总成绩第一,上岸兰州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5月15日至16日,由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的第八届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讨会暨产教融合课程说课比赛在重庆举行。本次活动以专家报告、典型报告、经验分享、圆桌论坛、说课比赛等形式开展,活动汇聚了全国众多应用型本科与职业院校的教育精英,共同探讨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2024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要点》部署,及《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关于申报2024年度科学家精神宣讲项目的通知》要求,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开展了“以弘扬科学
来自医学院的方欢乐教授、王巧峰教授、刘召娜副教授、毕芳芳老师分别申报的自然科学面上项目,涉及“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基于线粒体识别的靶向‘钩钓’策略”“柱醌媒介体的酶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体基因沉默及过表达技术”等前沿领域,每项获5万元资助,是学校在基础医
青春答卷映初心,锚定目标谋发展。5月12日,西安培华学院2024-2025学年基层团组织“向党述职,向青年报告”众评众议述职汇报大会在维之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蔡亮,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服务中心主任权勇太,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服务中心
5月9日,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少儿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万众悦读朗诵大会陕西赛区开幕式在西安万达影城举行。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带头人周东华教授受邀担任总评委,播音与主持艺术2401英才班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是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培育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西安培华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按照“需求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引领、创新发展”的总要求,以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OBE”教育理念为抓
陈静怡,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传媒与设计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2级本科生,现任传媒与设计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委员、院第一届学生委员会委员、学生会委员会主席团成员、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团成员、24级工艺美术专业专业学长。连续两年专业成绩年级第一,曾获20
竞赛采用了线下笔译形式,要求汉译日翻译,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底蕴。经过激烈角逐,25名选手进入决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及优秀奖5名。西安培华学院日语专业刘怡、张菲菲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赵楠婷和杨怡璇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11月13日下午,2024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主持人吕默受邀来到西安培华学院,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及青年教师带来“心在梦就在”主题讲座。传媒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兼行政副院长王飞,西安艺术教育学会秘书长岳鹏飞等师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近日,第六届“时珍杯”全国中医药翻译大赛落幕。本次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指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李时珍医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共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620余家单位的3882名选手同台竞技。